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修持靜心> 法寶講座 三好家庭:佛光家庭的故事

修持靜心

字級

法寶講座 三好家庭:佛光家庭的故事

【人間社 劉妙秋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1-01-03
佛光山法寶講座「三好家庭:佛光家庭的故事」,12月27日於佛光山法寶堂舉行,佛光山潮州講堂監寺妙辰法師主持,佛光山大慈育幼院院長蕭碧涼、佛光山潮州講堂職事有助法師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小琉球分會會長黃鈺惠、國際佛光會中華青年總團潮州分團團長林慈觀與談,分享從原生家庭、佛光大家庭傳承「三好」─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,散播佛法種子的因緣。

妙辰法師提到,家庭是一個人一生成長的重要場所,家是生命的延續;家家都有一本經,家應該是什麼樣貌?有助法師分享,原生家庭4位手足中的3位,在母親親近佛光山慧慈寺的因緣接引下,從薰習佛法到陸續成為利益眾生的法師,歡喜為佛教、為眾生服務。感謝母親以共修、義工服務各種因緣傳承學佛的歡喜,再謢持子女為教發心,才能從發心、修心、以大眾需要為重,次第學佛行佛。

林慈觀自述,得自母親送的第一份禮物是,母親在懷孕期間天天誦持《金剛經》與〈普門品〉,第二份禮物是取〈普門品〉中的「真觀清淨觀,廣大智慧觀,悲觀及慈觀,常願常瞻仰」中的「慈觀」二字為名,自胎兒時期就能薰習佛法,4歲就跟隨母親至道場的大寮當義工。從小除了學校的課程之外,就是佛光山的服務學習,目前承擔國際佛光會中華青年總團潮州分團團長,也在潮州講堂擔任職事。

黃鈺惠分享,從接觸《覺世旬刊》到入佛光會;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身體病痛,從精進誦經拜佛,病痛改善,更添學佛信心。從自利到發心服務利他,身心的改善與成長,家人可深刻感受,願意一起精進學佛,自己和女兒在今年分別受菩薩戒、五戒,女兒有參加講堂辦理的社教課程,假日也會承擔義工服務。

蕭碧涼在大慈育幼院服務已41年,剛開始不熟悉院童習性,因此生起瞋心,曾動了想遠離的念頭。1986在美國西來寺,收到星雲大師一封關懷信,稱讚「福相、負責、發心、勇敢」受感動。秉持大師教導,「歡喜」是人生最好的目標,從會「動氣」到至今「無氣」,帶領大慈育幼院建立人人和樂相處的佛光大家庭。遇到習氣重的院童,以「愛」對待;面對意外闖入的蛇、禽鳥,做為生命教育的真實教材,教導院童尊重生命、珍惜生命,因為有信仰與愛,看似平凡的日子,卻有不平凡的力量維繫大家庭的每位成員,細數院童的轉變與成長,歡喜服務而無怨無悔。

妙辰法師總結,每位與談人以不同的人生經驗,分享在佛光家庭如何實踐「三好」傳播佛法種子,再以一句和與會者結緣互勉。有助法師以「有佛法就有辦法」,只要發心為常住、為大眾,沒有自私的「我」,凡事就有辦法。林慈觀舉獲贈玉佛的因緣為例,期勉大家要「給人因緣」。黃鈺惠以信仰帶給自己的信心才能不為境轉,勉勵人人「往好處想」。蕭碧涼引用星雲大師教導「投入才能深入,付出才能傑出」與眾共勉。
12345678910第1 / 86頁
追蹤我們